43千石村练兵独出心裁
第三天,天秀他们来到了天秀二姨家:渔村刀鱼湾,刀鱼湾村因村东的海滩酷似刀鱼形状而得名,弯弯长长的海滩,附近海里盛产又宽又长味道鲜美的大刀鱼远近闻名。
跌潮时宽阔的海滩上只有两寸深浅的海水,赶海的人们拿着铁爪篱顺着浅水下沙里一个个小气泡挖下去,一铁爪篱能挖出七八个蛤蜊。
村里的男人们常年出海打渔,女人们在家里伺候着孩子和老人,种着有限的一点庄稼地,家家户户的日子倒也还过的去。
天秀小时候时常来二姨家送点地瓜山菜,走的时候二姨总是把天秀提的篓子里装满新鲜的海货或者鱼干。
天秀他们傍晌午进了村见家家门户紧闭,不远处的海滩上渔网闲置空无一人,叫开二姨的门,五十多岁的二姨和姨夫愁眉不展地把天秀他们迎进门。
大伙在炕上坐下来,天秀纳闷地问:“二姨,大白天地咋家家关着门?也不见沙滩上有女人们补网晒网,街上连个晒阳阳的老爷子都没有?”
二姨夫叹了口气:“自打东洋倭寇上了岸,他们把海看住了,咱这周围村打渔的船最近连续一个多月里只要出海,回来准被他们截住了把鱼虾一点不剩地劫到他们的船上。
前几天日本人还进了村挨家搜,说是搜捕八路的海防大队,把各家的粮食、储存的鱼干虾皮全抢走了,还抓了几个青壮年去当劳工,这些天全村的青壮年白天不敢在家里,都出去躲到天黑才敢回来,你说这日子可怎么过呀。”
天黑的时候,二姨的儿子墩子和村里的男人们结伴回了村,大伙在炕上吃着晚饭,墩子问天秀:“姐,部队上还要人不?你看俺们每天这么躲日本鬼子,出不了海打不成鱼到那一天是个头?这么下去连饭也没得吃了。”
二姨老两口就墩子一个独生儿子,天秀看了看二姨的脸色,二姨放下碗筷问:“秀妮子,部队上能吃饱饭不?”天秀还没开口,墩子就抢着说:“妈,老辈不就有话当兵吃粮么,扛枪吃粮拿军饷这都老辈子的规矩。”
天秀就笑:“墩子,村里有多少想当兵的?”墩子一听放下饭碗说:“姐,我找大伙问问!”话刚落音人就冲出门去了。
不到半个时辰,墩子带着六个渔民进屋,天秀一看,一个个体格健壮,胳膊上的肌肉块像小老鼠似的鼓鼓的,天秀就问:“兄弟们去当兵家里人都愿意不?”
墩子拍拍身旁的伙伴们:“放心吧姐,咱渔家人不能出海,不敢在家呆着还能干点么?只有当兵这条路了。”
七个壮小伙子一个个摩拳擦掌:“东洋鬼子不让人活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咱去八路部队上扛枪出出这口窝囊气!”
接连四天,宋天秀他们在方圆百里的五个村子,共招收了四十多名新兵送到了部队。第四天夜里宋天秀带着招兵队伍回了村。
王大河看看眼前人瘦了一圈的宋天秀有些心疼:“天秀,吃了四天杂面包子和窝窝头咋吃瘦了:”天秀笑了:“队长同志,那窝窝头不是好白吃的,这四天里俺天天想的都是招兵的法儿,光吃窝窝头招不到兵回来咋交代?”
王大河说:“媳妇,头一回知道你还知道犯愁。”
听天秀介绍那怎么劝也劝不走的老汉蓝大爷的情况后,让他先到炊事班帮着烧火作饭。那俩胶州来的闺女咋安排?老韩同志考差了一番点头,十六岁的高月分到被服厂,十八岁高兰分到了制药厂。炊事班的谷穗也调到了民兵队卫生班。
高兰人勤快也很有眼力见儿,到了制药厂满眼里都是活儿不用旁人吩咐,做饭时到炊事班帮忙洗菜又帮搬烧柴,一条大**在身后甩来甩去,跑到制药厂帮忙的栓子见了忍不住上前摸了摸**:“真好看”高兰端着菜盆笑着用胳膊肘拐了栓子一下:“栓子,边儿去,别添乱。”
二十多名民兵全部参加训练,军事教官孙大拽可有点忙不过来了,老韩同志又给民兵队派来了一名女文化教员苏婉。
苏婉年龄虽然二十刚出头但可是参军五、六年的老八路了,不但有文化、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还有较高的军事素质,王大河和宋天秀商量着把民兵分为两个小队。
二十多个人都来参加训练,宋天秀心里就琢磨,没有几条枪,拿什么训练民兵的基本战斗本领?最起码枪法要比以前有准头。可是拿啥给民兵们练瞄准?天秀动起了脑筋。
上级听说千石村军工基地民兵队在进行训练,教官是从国民军受过专业训练的孙大拽,就把刀鱼村那七个新兵和小季派过来,和民兵队一起接受训练。近期部队几乎没时间对新兵进行训练,上级也是想看看新兵分散训练的结果。
这天上午王大河正在和宋天秀商议事儿,小季跑到门口对站在门口的刘小田说:“小田,俺有急事报告给队长!”接着小季在门外一声响亮的报告!王大河回道:“进来”宋天秀一听是小季的声音就下了炕,小季气喘吁吁地说:“队长!不好了,你快看看去吧,民兵们在麦场上不肯训练,闹哄哄地喊着要枪!”
宋天秀不慌不忙地说:“小季,走,咱先去姜四嫂家。”天秀进了姜四嫂的院子就喊,“四哥四嫂子,俺定的双刃刀和飞镖打好了没。”铁匠姜四从院子里搭的铁匠灶旁站起身来擦着汗着:“嗨嗨,妹子,前日就都打好了。”
姜四嫂就笑:“妹子,你可给你四哥出了个难题,老姜家祖辈都是打菜刀剪子的,没打过双刃刀,更没打过飞镖,那天你一给样式,他连着几天没睡多少觉,连吃饭都和他爹琢磨这刀和镖怎么打能淬出好钢口使着才顺手。
说话间两口子抬出一个槐条筐子,小季上前一看眼神立马亮了:“队长!这么多双刃刀哇,有俺的份儿没?”天秀就笑:“小季,有没有你的份儿得看你的表现。”小季拿起一把双刃刀来爱不释手:“队长,你需要俺啥样的表现一句话就成!”
新任妇救会长姜四嫂的男人姜四有一手祖传的铁匠手艺,从他太爷爷那辈传到现在,姜家铁匠炉打造出的姜字号菜刀剪刀淬火好,尖细刃锋,造型饱满、美观,比例轻重适中、手感得当刃口流利。
女人们绣花挑花、剪纸、女红都离不了姜字号剪刀。十里八乡的人们锅灶上的菜刀、老婆婆们炕席子底下、年轻媳妇们针线笸箩里的剪子都是姜四和他爹打造的。
这些日子天秀为新兵训练的事儿可动了脑子,她找来张纸一边回想一边在上头画着那回在海城缴过来的鬼子匕首的样式,接着缠着王大河软泡硬磨地要来几块大洋。
连纸样带大洋送到姜四哥手里,姜四哥就说:“妹子,你放心,有图样,我这就拿上大洋托人买料,这些大洋能买多少料我就打多少双刃刀和飞镖,手工费我就不要了。”
临出门天秀对姜四嫂说:“四嫂子,咱妇救会安排各家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了?”四嫂子指着猪窝盖让天秀看:“妹子,咱山上到处都有现成的黏稠稠的黄泥膏子,昨儿我还挨家查看了,家家的老少都上崖下挖黄泥膏子,回家团黄泥蛋子,家家的猪窝盖上都像我家这样晾着不少黄泥蛋子,我估摸着都晾硬实了。”
小季一看猪窝盖上满满当当地晾着眼珠儿大小的黄泥蛋子,就纳闷:“嫂子,咱要这么多黄泥蛋蛋做啥用啊?”“有啥用?能排大用场!”天秀边迈街门坎边回头对姜四嫂说:“四嫂子,还得麻烦你组织各家,把泥蛋子集中起来送到咱的那麦场上。”姜四嫂子送出门来:“放心吧妹子,这就去。”
天秀大步朝打麦场走,还没到打麦场老远就听见民兵们吵吵嚷嚷,天秀快步走过去:“闹腾个么闹腾?”民兵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嫂子,俺要枪!当民兵没枪咋打仗?么时候给俺发枪?”
天秀喊了一嗓子:“都给我站好了!按早起分好的班各班站好队列。”民兵们嘴里头嘟囔着虽不情愿的但是也不敢不听命令,好一会儿才站好队列。
天秀往队列前一站:“想要枪是吧?要枪不难,那个班先全体通过了训练项目取得优秀成绩就先给那个班发枪!”
队列里传出新兵们低声嘟囔:“哄谁呀,根本就没几条枪,你那儿弄枪去。”宋天秀一笑:“你们甭管我哪儿弄枪去,我说话算话,只要你们完成训练任务,我保你们每个班最少两条枪!”新兵们一听来了精神,墩子在队列里喊了声:“姐,只要真能每个班都最少两条枪,你爱咋训练俺就咋训练!”
宋天秀用犀利的眼光把所有新兵扫了一遍:“同志们!兄弟们!我知道大家盼着拿到枪的心情,可大伙想过没有?现在发给你们枪会使不?有的说了,开枪谁不会呀?可你那手有准头没?知道战场生存和杀敌基本常识不?
你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枪!是先学会战场求生和杀敌的本领!只有先学会怎么样在战场上保护自己,才能更多地消灭敌人!只有练好了本领才能让有限的子弹发挥最有效的杀伤力!”
麦场上的民兵们交头接耳,有的点头有的撇嘴不服气。宋天秀提高了音量:“现在,我宣布!新兵训练时分为五个小分队!“
队列里哄的一声乱了起来,宋天秀两手向下按了按:“第一小队是双刃尖刀队,也就是孙大拽教官平时说的匕首队,由姜四哥当教员,第二小队是步兵大刀队,由墩子任教员!第三小队是擒拿格斗飞镖队,由王大河队长亲自当教员!第四小队是战地护理卫生队,由所有女兵组成,由卫生队王坤宇队长任教员,第五小队是侦察队,由训练队总教官孙大拽同志任教员!”
宋天秀接着说:“接下来所有人员按照所在小队的需要,学基本战斗技术 。”队列里谁喊了一声:“嫂子,啥叫基本战斗技术?”
这词天秀也是刚跟孙大拽学的,基本战斗技术都包括哪些其实她也说不全,她横了发言的新兵一眼:“以后发言要先喊报告,听到没?”那民兵扯着嗓子喊道:“报告嫂子,听到啦!”民兵们哄的一声笑了,天秀就喊:“笑啥呀笑?头晌先跑步!下晌你们就明白啥叫基本战斗技术了!”
另一个民兵喊道:“副队长嫂子,俺们练得好有啥奖励没?”
宋天秀从姜四嫂提的篮子里拿起一把双刃刀:“这奖励成不?”
民兵们眼神一亮:“成!太成了,嫂子,俺可劲练,定要得上双刃刀!”
热火朝天忘了吃饭。
